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夏蟲
近日,某股吧社區流傳一則有關歌爾股份耳機不良率造假的傳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歌爾股份晚間公告大客戶訂單被暫停
根據網傳截圖,其核心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傳言稱歌爾AirPods不良率造假三年;第二,歌爾丟單,作為歌爾的競品的立訊拿到80% AirPods 的訂單;第三,罰款金額或可能巨大。
以上傳聞是否真實還有待求證,但是需要強調的是,該傳聞并提到歌爾股份將晚間發布公告。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傳聞發布后不久,即晚間九點左右,歌爾公告了“丟單”事項。
歌爾股份晚間公告稱,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目前與該客戶的其他產品項目合作仍在正常開展。本次業務變動預計影響 2022 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人民幣 33 億元,約占公司2021 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 4.2%。
僅從公告上看,歌爾并未提到是何原因被大客戶暫停訂單,是否屬于不良率造假有待進一步確認。
這件事對歌爾未來將會有何種影響?大客戶緣何暫停歌爾訂單,這或許還需要歌爾進一步公告。
或將面臨信披合規等四座大山
此次事件,歌爾股份或將面臨信披合規、存貨減值及業績可持續性增長及處罰四座大山。
從大客戶丟單情況,歌爾僅僅一筆帶過,并未就大客戶緣何丟單進行詳細解釋。這是否符合信披規則呢?
最新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是2021年3月18日發布的,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的第三條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及時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披露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的信息應當同時向所有投資者披露,不得提前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泄露。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首先,網傳公司將晚間發公告,或已經說明公司存在信息泄露或存在信披不及時,有沒有違背信披三公原則?其次,公司僅僅公告大客戶暫停訂單,但并未解釋說明緣何丟失訂單,是否符合信披完整性原則,也有待商榷。
以上信披是否合規是歌爾當前的第一座大山,而隨著大客戶訂單暫停,公司備貨的存貨或已經生產的相關產成品存貨是否將面臨巨額減值風險?截止2022年三季報末,公司的存貨余額為190億元,占同期收入之比超25%。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也未就可能存在的存貨減值問題在公告發布相關提示,是否符合信披完整性也讓人疑惑。
最后,公司業績高度依賴大客戶,此次被暫停是否對公司業績增長可持續性構成重大挑戰?這也是一個大大的疑問。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歐菲光因為丟失大客戶訂單,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遭遇了“戴維斯雙殺”。
根據2021年年報,歌爾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近9成,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高達42.49%。
最后,公司究竟有沒有不良率造假?如果如傳聞所言,是否可能涉及巨額賠償?這或也是一個巨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