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披露2022年保險業保費數據。2022年全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70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行業匯總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58%,保險金額增長12.62%,原保險賠付支出下降0.79%。
(相關資料圖)
分業務來看,2022年全年,財產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27萬億元,同比增長8.92%;人身險業務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42萬億元,其中壽險、健康險、人身意外傷害險業務分別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45萬億元、0.87萬億元和0.1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2%、2.44%和-11.32%。
圖片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財產險業務實現高增長 家財險全年增速高達67.22%
2022年,財產險業務增速實現了8.92%的高增長。從財產險公司經營情況來看,車險保費收入0.82萬億元,同比增長5.6%;健康險保費收入0.1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農業險收入0.12萬億元,同比增長25%;責任險保費收入0.11萬億,同比增速12.7%。此外除了意外險,企財險、保證險、家財險、工程險均實現了正增長。
整體來看,非車業務中健康險和意外險承壓,增速有所回落;車險業務增速達到5.6%的較高增速,或與今年汽車銷量增長,尤其是電車市場景氣度較高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家財險2022年實現保費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67.22%,成為增速最快的險種。2022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優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務;推廣家庭財產保險,增強新市民家庭抵御財產損失風險能力。
據了解,目前家財險在原有普通型家財險的基礎上,以產品組合的方式擴展意外搬遷、臨時住宿、物體意外墜落責任、寵物責任、家政人員責任等保障內容。
人身意外險負增長
從產壽險業務來看,2022年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42萬億元,其中,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0.11億元,成為唯一負增長險種,較上年同比下滑11.32%。
有業內人士認為,意外險保費的下滑或與監管的整頓有一定關聯。自2021年銀保監會專門出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意外險市場銷售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得到一定限制,其中列明了九類禁止性行為,包括強制搭售、捆綁銷售等。針對以往部分意外險傭金畸高等亂象,該辦法還要求各保險公司報備傭金費用率上限,對實際支付傭金費用率超出報備傭金費用率的公司,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同時,受疫情影響,居民出行意愿下滑,或對意外險需求產生影響。意外險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居民出行、旅游需求受到抑制,意外險需求場景減少,或是意外險保費收入下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