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出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9月22日發布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南京銀行今年首次入選,位于第一組、第9位,成為第五家入選的城商行,也是江蘇省內第二家入選的法人銀行,其他入選銀行及分組沒有發生變化。
(相關資料圖)
“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苯咏O管人士稱,機構改革后,人民銀行更加專注于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職能,金融監管總局仍負責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日常監管。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將發揮好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合力,督促系統重要性銀行按規定滿足附加資本和附加杠桿率要求,組織審查恢復處置計劃,增強相關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和損失吸收能力。
南京銀行首次入選
我國已經連續三年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增強了市場對金融體系的信心。
近期,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開展了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認定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中有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城市商業銀行5家。
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
第一組10家,包括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
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郵儲銀行;
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
第四組4家,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總體較為穩定。接近監管人士透露,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4個維度共13項指標評估認定系統重要性銀行,得分超過100分的銀行進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并按照得分高低分為五組,組別越高表示系統重要性程度越高。
“由于各家銀行發展戰略、業務模式和增長速度不同,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組別分布可能會發生一些邊際變化?!苯咏O管人士表示。
相較于上一年,今年名單的最主要變化是南京銀行的入選。根據南京銀行公布的半年報,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規模達2.2萬億元,資本充足率13.8%,不良貸款率0.9%,撥備覆蓋率380%,資產質量和風險抵補能力較好。
須滿足附加資本和附加杠桿率要求
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大、機構和業務復雜性高、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聯性強,在我國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對經濟金融運行具有較高的系統性影響。
根據最新公布的名單,我國這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資產規模合計占我國銀行業總資產的61%,占金融業總資產的半壁江山。
系統重要性銀穩健經營,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就有了堅實基礎。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評估認定系統重要性銀行并提出更高的監管標準和要求,對于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增強我國金融體系穩健性具有重大意義。
在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需滿足更高的監管要求,持續提升經營穩健性和抗風險能力。根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在符合微觀審慎監管標準的基礎上,系統重要性銀行還須滿足0.25%至1.5%的附加資本要求,以及0.125%至0.75%的附加杠桿率要求,并按時制定和提交恢復計劃與處置計劃建議,以強化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持續提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數據治理水平等。
當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經營總體穩健,是金融體系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今年上半年,系統重要性銀行貸款同比增長11.5%,通過減費讓利等措施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不斷加大小微民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同時,系統重要性銀行保持較高資產質量和風險抵補能力,經營穩健。截至6月末,上市系統重要性銀行平均不良率為1.2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8%、15.6%,撥備覆蓋率達到254%,均優于銀行業平均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