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導航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再添“利器”

發布時間:2022-12-22 16:17:08  |  來源:山東衛生新聞網  

近日,67歲的王女士在頭疼、惡心、乏力等癥狀纏身的情況下,前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進行診治。醫生結合王女士核磁共振等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腦膿腫,并且存在腦腫瘤的可能性。

治療過程


【資料圖】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張之營告訴記者,腦膿腫和腦腫瘤發生的原因不同,治療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僅僅根據當前的檢查結果,很難進行下一步手術。

面對難題,張之營和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申斌、徐書剛想到了前不久剛剛引進的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術機器人系統。在該系統的加持下,通過直觀、全面的術前路徑規劃和機器人模塊的輔助定位,微創手術器械精準置入顱內靶點,根據穿刺結果確定患者為腦膿腫。同時,運用該系統中的機器人對膿腫腔進行穿刺抽吸,僅1小時左右,王女士的手術便順利完成。

“如果沒有這臺設備,病人則需要進行開顱手術,這需要4-5小時的手術時間,而且風險相對較大?!睆堉疇I說,腦部手術難度相對較大,其中很多都需要在開顱后進行,而這種傳統的手術方式不僅創傷大,而且存在顱內感染、神經功能的損傷、術區血腫等風險。

技術優勢

在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術機器人系統的投入使用后,腦部深處難以確定性質的微小病灶,進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灶性質更加便捷,同時也讓患者下一步治療方案的確定實現了“加速度”。

在需要開展微創穿刺手術時,Q300是手術機器人,可通過微型機器人模塊的輔助,實現快速、安全、精準的立體定向。在需要病灶切除開顱手術時,Q300是手術導航系統,通過實時追蹤手術器械,有效提升大夫高風險復雜手術中的信心。

正因如此,在面對腦干、小腦、丘腦出血等腦部手術難題時,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術機器人系統可以極大提高手術成功率,讓顱內手術更加精準,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同時在機器人輔助下的微創手術,創傷僅有5毫米,還有效的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顱內手術很多時候都會面臨著創傷大、病灶小、位置深等問題,尤其在穿刺時,很難避免誤差,而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術機器人系統卻完美解決了這些難題?!睆堉疇I表示,該系統讓術前規劃更為精細,手術定位更加精準,手術流程更為智能,使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實現了跨越性發展。

科室簡介

近年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在黨委委員、執行院長王東海的帶領下,科室年搶救急、危、重癥病人達500余人次,年手術量超600臺次。在高血壓腦出血、腦外傷治療、腦腫瘤手術治療、腦血管病的治療方面達到同級醫院先進水平;開展的顱內動脈瘤夾閉及動靜脈畸形切除手術亦處于領先水平;腦動脈瘤患者術前行CT血管造影(CTA)檢查無創且及時,有效縮短搶救時間;開展的單鼻孔入路垂體瘤切除技術嫻熟;功能神經外科開展的手術治療如三叉神經疼、面肌痙攣、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得到了飛速發展;3D打印技術在顱內出血、腫瘤患者術前定位的應用,達到了精準治療效果,在省內處于領先地位??剖夷X出血、腦外傷的病人,保持著極高的治愈率,配合早期康復治療,顯著降低了致殘程度,提高了生存質量。(趙祜昊)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神經外科 檢查結果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