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電測狂歡日!股民熱情預測漲停板數 前十大流通股中唯一公募浮出水面
(資料圖片)
被外界喻為“蛇吞象”收購塵埃落定,中航電測2月2日復牌20CM一字漲停,當前市值75億元,盤中封單資金一度達到近2倍流通盤,股民開始熱情據預測漲停板數。
2月1日,中航電測公告稱,擬以每股8.39元發行股份購買航空工業集團持有的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
此次交易備受關注的原因有二:一是,交易結束后,市值75億的中航電測將裝下估值2000億的航空工業成飛,股價想象空間巨大;二是航空工業成飛的產品線實力雄厚,軍機有殲10、民用飛機有C919等高端機型。
除了持股股民歡呼漲停,不少基民也在中航電測漲停中分得一杯羹。中航電測同日披露的前十大流動股中,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埋伏其中,成為前十大流通股中唯一公募基金。
此外,在市場整體情緒回暖的背景下,軍工板塊早有聰明資金聞風而動,今年以來,18只軍工主題基金收益均為正,多只ETF漲幅超過7%。
罕見借殼:75億市值裝下2000億估值
2月1日,中航電測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航空工業集團持有的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此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最終價格為8.39元/股。
據悉,交易完成后,航空工業成飛成為中航電測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中航電測不論從業務上還是市值上都會有一次飛躍變化。
首先,業務上,中航電測原本主營業務為飛機測控產品和配電系統、電阻應變計、應變式傳感器、稱重儀表和軟件、機動車檢測設備等產品的研制生產。
而中航電測業務覆蓋軍機和民用飛機,在軍機方面,航空工業成飛研制生產了殲5、殲7、梟龍、殲10等系列飛機數千架,殲-10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外軍機用戶達十多個國家。在民機方面,與成飛民機公司一道承擔了大型客機C919、新支線客機ARJ21、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的研制生產,是國際一流的民機大部件供應商,累計生產交付民機轉包產品一萬多架份。此外,公司還大力發展無人機產業。
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航電測將新增航空武器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并主要聚焦于航空主業。
其次,盈利能力與市值上,根據相關公告,中航電測2021年凈利潤3億元,2022年三季度,中航電測凈利潤1.95億元。公司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5%至45%,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26%至49%。以2月2日收盤市值來看,中航電測當前市值75億元。
反觀航空工業成飛,據天風證券預測,成飛預計市值將達2000億,2023年凈利潤在40億元左右。
對此,廣發中證軍工ETF及聯接基金經理霍華明表示,該消息實際落地是近年來軍工行業的一次重磅資本運作。從2021年開始,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運作越來越活躍,不僅資產重組提速,同時企業的股權激勵推進也明顯提速??偟膩碚f,政策引領下,以央企國企居多的軍工行業,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牽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更加市場化的公司治理行列,板塊情緒有望得到進一步催化。
前十大流通股唯一公募基金浮出水面
2月1日晚間,中航電測也披露了停牌前一個交易日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情況。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埋伏其中,持股234萬股,占總股本0.4%。不過,中航電測并不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image
從公告信息來看,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是去年三季度買入中航電測,買入153萬股,在四季度進行了加倉。
盡管234萬持倉并不高,以當前12.7元股價計算,持有市值約2972萬元,在該基金22.07億元的規模中,占比約1.3%。基金凈值漲幅還需要看組合整體收益,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能夠抓住中航電測這一獨門股,還是在基金吧引發不少討論。
此外,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自1月12日以來,截至2月2日,已經連續11個交易日凈值增長?;鸾浝韱塘帘硎?,該基金為指數增強型產品,該基金股票組合中80%以上權重為中證1000成分股,在力求有效跟蹤標的指數基礎上實現超越目標指數的投資收益。增強部分主要采用量化多因子選股策略,也將積極參與科創板、創業板打新等事件性機會,追求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
軍工主題基金已聞風而動
中航電測復牌再次將投資者的目光拉回到軍工板塊投資。在經歷了一年的調整后,今年以來,軍工板塊已聞風而動,近期反彈明顯。
數據顯示,2022年軍工指數全年震蕩走低,跌幅近26%。今年以來,隨著市場情緒修復,截至2月1日,年內軍工主題基金收益均為正,其中,國泰、廣發、易方達、華寶、富國、申萬菱信等軍工主題ETF漲幅均超過7%。
對于軍工板塊未來的判斷,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表示,面對復雜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防安全重要性愈加突出,為了實現國防現代化和世界一流軍隊的奮斗目標,主戰裝備持續上量,需求持續高景氣。
在細分領域上,中上游看,信息化因國產替代和更新頻率高,會體現出較高增速;新材料領域因新應用和市場份額拓展,也會有較好成長性,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領域。就下游而言,部分型號軍用飛機和航天特種裝備的需求比較確定,當前估值合理偏低,值得重點關注。
前海開源基金投資副總監黃玥從軍工投資趨勢來分析,2018年以后,在高新武器裝備密集定型的背景下,裝備批產規模快速上升,軍工企業業績加速釋放,軍工板塊的核心投資邏輯從資產注入驅動向價值成長驅動過渡。
不過,黃玥提醒投資者,因軍工品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軍工行業研究有門檻,加之軍工本身具備高beta屬性,就使得在中國投資軍工板塊有時候就像是在坐過山車。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長期看軍工是上漲,那么長期單筆小幅定投是比較友好的參與方式。要盡量避免頻繁的買賣行為,這樣不僅會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也會因為踏錯節奏失去參與率和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