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量時代,信用卡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23-09-22 15:01:12  |  來源:新金融瑯琊榜  

從長遠來看,哪怕要經受縮量的短期陣痛,重規模、輕效益的行業現狀也必須改變。縮量時代的信用卡行業,正在走向洗牌和重塑。

作者:董云峰

編輯:葉冬


(資料圖)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p>

這是被寫入二十大報告的一句重要表述,預見了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的走向: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在此背景下,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基礎性馬車,迅速而強勁的V型修復預期尚未到來。與消費休戚與共、相伴而生的信用卡行業,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

去年7月,金監總局(銀保監會)與人行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全面拉開了行業邁向存量時代的轉型序幕。

事實上,當前信用卡從業者對存量時代最深刻的感知并非增速下降,而是負增長——全行業發卡量的下降已經持續了三個季度,縮量正在成為一種新常態。

新常態是挑戰,也是契機。以發卡論英雄的時代一去不返,全行業面臨著發展規模與經營效益的拷問,從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是一次艱難而正確的升級之戰。

這場較量的勝負,將決定新時期信用卡行業的發展格局。

01

縮量時代

哪怕外部環境更為樂觀,信用卡行業也會大概率走向負增長。

經歷了前些年的高歌猛進,信用卡行業在規模迅猛擴張的同時,也暴露了部分銀行經營相對粗放、綜合能力不足等問題,以及同樣快速累積的風險隱患。因此,《通知》的出臺是及時的,也是必要的。

對全行業而言,《通知》是自2010年《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政策調整,代表了行業全新階段監管導向的重大變化。

規范被放在第一位?!锻ㄖ芬笮庞每ㄐ袠I轉變粗放發展模式,不得以發卡量、客戶數量等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指標,并從經營管理、規范發卡、授信風控、分期業務、消費者保護、外部合作等諸多方面對信用卡業務提出整改要求。

其中,監管層明確規定: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超過該比例則不得新增發卡。這就直接堵死了盲目進行規模擴張的老路,也令發卡量這一狂飆多年的指標從低增長走向負增長。

人行數據顯示,2022年在用發卡總量為7.98億張,同比下降0.28%,成為自2015年改變卡量規模披露口徑以來的首次下降。

進入2023年,寒意愈濃。據人行最新公布,二季度末,全國信用卡在用數量再度環比下降,降幅達0.59%,為去年三季度末以來的第三次季度下降。連續下降的還有信貸余額,二季度末信用卡應償貸款8.55萬億元,環比下降0.17%。

而從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中報來看,卡量增長放緩乃至負增長、信貸余額縮水、不良貸款增加,幾乎成為普遍現象,其中,建行累計發卡更是從2022年6月末的1.52億張減少至1.37億張,同比降幅達到9.87%。在交易額方面,披露數據的各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額都是在不同程度下降,鮮有銀行的半年交易額達成2022年全年數值的一半。

冷冰冰的現實是,隨著經營難度增加,盈利能力變弱,不少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已經觸及盈虧平衡線,甚至出現虧損的苗頭。

在此之前,行業里對存量時代的認知,更多是從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過渡,并且在預期上做了相對充分的調整。但當存量時代以縮量形式出現時,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些原先被規模擴張所掩蓋的問題加速暴露。

從長遠來看,哪怕要經受縮量的短期陣痛,重規模、輕效益的行業現狀也必須改變。系統復雜性與冥律法則的存在,決定了傳統經濟學框架下規模效應的局限,從而導致“規模詛咒”,甚至規模本身都有可能成為包袱。隨著《通知》落地,監管層在一個合適的時點上,作出了合理的引導。

在來自內外部的層層考驗之下,縮量時代的信用卡行業,正在走向洗牌和重塑。

02

樣本啟示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一邊是規模增長難以為繼,一邊是資產質量高度承壓。深耕存量還是擴張規模,成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在這個重大的轉折路口,作為國內第一張真正意義上標準信用卡的締造者,廣發信用卡摒棄速度沖動和規模情結,憑借深厚的業務積累與能力沉淀,適應穩速發展的新常態,率先建立了新的生存策略。

實際上,從2021年起,廣發信用卡就開始主動調整客群結構、資產結構、區域策略和經營模式,以抵御外部風險的變化,度過寒冬,謀求新階段的“結構致勝”。

對信用卡行業而言,客群、消費、風險等要素組成了整體經營的結構。其中,客群是結構基礎;消費影響著貸款規模,是帶來利潤的動能;風險則決定資產質量,影響結構的穩定性。從增量走向轉向存量,從規模致勝轉向精細化運營,客群、消費和風險三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平衡邏輯,結構調整變得至關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調優結構”亦是廣發銀行所屬的中國人壽集團在年初定下的全年工作思路之一:“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新興領域形成牢固競爭優勢,加快培育面向未來的增長新動力。”

首當其沖是客群結構。存量時代,經營上絕不是停止獲客,而是經營維護現有高價值客戶同時,引進新的優質客戶,擠出高風險客戶。廣發信用卡將之總結為,“穩大眾白領、抓年輕群體,挖商旅客群,拓中高端領域”。以此為指引,廣發信用卡大力挖掘高質量場景的潛能,從源頭上為高質量存量經營引入優質的客群活水。

在這一獲客思路下,在今年上半年,廣發信用卡客群結構優化再次提速,通過升級優質客群體系化舉措,聚焦重點場景,1-6月累優質客群占比66.3%,學歷客戶占比43.9%,較年初分別增長6.4個百分點和8.0個百分點。

作為廣發信用卡布局與重點深耕的客群,“95后”客群規模在廣發信用卡用戶群占比中持續提升,年輕客群專屬的廣發有魚卡累計發行超140萬張。年輕客群之外,車主卡、航司卡、真情卡等產品最新升級,在如用車、航司、女性消費等特定場景中,為獲取白領、商旅、中高端客群提供了吸引力。

客群結構調優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帶來信貸余額、交易額等過往觀察增量指標的階段性收縮的陣痛。在消費方面,今年上半年,廣發信用卡達成交易總量1.14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廣發信用卡的超前部署餐飲、商旅、境外三大強勁復蘇的消費板塊,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增長,分別增長29%、79%、55%。線上交易占比更是進一步提升至48%。在監管新規、第三方支付交易管控等多重嚴控之下,廣發信用卡消費結構健康度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廣發信用卡將堅守底線思維作為經營發展的根基,根據經濟形勢及業務方向,把前瞻性風險管理理念和預判性風控措施貫穿在風險控制全流程中。截止到今年6月末,廣發信用卡的累計不良率保持在1.60%,,遠優于行業同期的平均水平。

這一切均離不開科技賦能,這亦是存量時代賴以生存的基本功。過去數年里,廣發信用卡加速構建了智能與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通技術穿透業務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科技創新效能實現了從客戶體驗到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

透過最新的一系列數據指標,廣發信用卡在深耕存量、調優結構的過程中,已經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這對行業來說也許是一個啟示:主動摒棄規模沖動和速度情結,以質量為先,儲備優質客群,建設科技底座,從容轉向“重質輔量”。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