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股東集體清倉套現后,寒武紀實控人“強喂”不減持定心丸

發布時間:2023-09-27 15:56:18  |  來源:藍鯨財經  

藍鯨財經記者 王曉楠


(相關資料圖)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688256.SH)已經連虧6年,今年上半年,公司又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半年報。下半年來,股價持續下行,其創投股東們依舊清倉式減持,套現超40億元。盡管實控人緊急承諾不減持股份,然而連續“燒錢”的寒武紀究竟何時盈利尚不明了。

雖然寒武紀實控人“強喂”定心丸給投資者,然而其股價在9月26日短暫上漲后,9月27日再次沖低,收于127.27元/股,跌幅2.42%。相比今年4月21日盤中觸及271.47元/股的最高值,寒武紀股價已經“腰斬”。

藍鯨財經就實控人承諾不減持是否與創投股東“清倉式”減持套現有關,以及是否為了維穩公司股價一事向寒武紀方發送了采訪函,截止發稿仍未收到回復。

實控人“強喂”定心丸

在遭到創投股東集體“清倉式”減持后,寒武紀緊急拋出了實控人的“承諾函”。

9月26日,AI芯片龍頭寒武紀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自愿承諾,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20億股股份,自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將不以任何方式進行減持,包括承諾期間該部分股份若因資本公積轉增、派送股票紅利、配股、增發等事項產生的新增股份。

對于出具這份承諾函的原因,寒武紀在公告稱,董事長陳天石始終堅定看好公司前景,并與公司管理層一道恪盡職守,全力推動公司發展?;趯緝r值的高度認可、對中國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堅定信心,同時為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

消息宣布后,寒武紀早盤股價走高,盤中最大漲幅超6%。9月26日,寒武紀報收130.42元/股,漲幅3.4%。

只不過,投資者并未買這筆賬,亦有投資者質疑減持新規下董事長似乎壓根就沒有減持資格。

目前,陳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紀約1.19億股,按照9月26日收盤價,其持股市值約155億元。然而按照減持新規,若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證監會要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事實上,實控人承諾不減持的寒武紀已經連虧6年,而這也或許也是創投股東集體清倉減持的原因,進而引得實控人“強喂”不減持定心丸。

寒武紀在2020年7月20日上市,發行價為64.39元/股,在上市后第四個交易日,其股價曾達到297.77元/股,然而之后股價一路陰跌,累計跌幅曾一度超過80%。得益于AI熱潮,寒武紀在今年3月-4月期間累計暴漲近200%,甚至4月21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271.47元/股。只不過之后股價震蕩走低,僅過去5個月,寒武紀的股價較歷史最高點已“腰斬”。

值得一提的是,在寒武紀股價波動之際,公司多名創投股東也馬不停蹄地瘋狂減持。

9月21日晚,寒武紀公告稱,股東國投創業基金減持實施完畢,3月23日-6月29日累計減持739.87萬股,減持總金額約14.81億元。而在此之前,2022年12月22日-2023年3月13日,國投創業基金已減持寒武紀約672.48萬股,減持價格在54.53-99.50元,總金額合計約4.66億元。

國投創業基金系寒武紀IPO前的股東之一,本次減持前持股比例為1.85%。而本次減持后,國投創業基金持有寒武紀-U股份數量僅剩1176股,持股比例降至0.0003%,可以說是“清倉式”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投創業基金外,古生代創投、寧波瀚高、南京招銀、湖北招銀4名創投股東也在“清倉式”減持寒武紀。截止目前,前述5名原始股東合計減持約3827.03萬股寒武紀的股份,減持總金額超40億元。

就在董事長陳天石拋出承諾函的當天,寒武紀一個月前披露的3000萬元-5000萬元的股份回購計劃有了新進展。9月26日,寒武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股份12.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3%?;刭彸山粌r格區間在127.97至129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1601.76萬元。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寒武紀基本面不佳由來已久。

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由同在中科院計算所供職的陳天石和陳云霽兩兄弟于2016年創辦,其主營業務是各類云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訓練整機、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終端智能處理器IP以及上述產品的配套軟銀開發平臺。

作為曾經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生、中科大的博士生、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同時也是寒武紀的創始人之一,于1985年出生的陳天石博士目前持有公司28.69%的股份,為公司實控人。

2020年,頂著“AI芯片第一股”的頭銜寒武紀登陸資本市場,其經營狀況一直未見好轉,不但上市三年來未盈利,甚至已經連續虧損6年,累虧高達41億元。

雖然寒武紀的營業收入由2017年的784.33萬元上升至2022年的7.29億元,然而其歸母凈利潤卻是越虧越多。在上市后的三年里,2020-2022年,寒武紀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4.35億元、8.25億元、12.57億元;而在此之前的2017-2019年期間,寒武紀也分別虧損了3.81億元、4104.65萬元、11.79億元。合計虧損超40億元。

甚至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還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4億元,同比下滑33.37%;歸母凈利潤虧損5.45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6.41億元。

至于虧損原因,寒武紀曾多次表示,尚未盈利主要是由于設計的復雜計算芯片需要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所致。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7-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期間,寒武紀研發支出累計超過47億元。甚至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的營收占比高達421.56%。

目前盈利無望的情況下,寒武紀依靠上市前的融資及25億元的IPO融資支撐公司正常運轉,截至6月20日,寒武紀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19.79億元,但在自身不具備造血能力的情況下,寒武紀也在積極“瘦身”。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人員銳減225人,從而也間接坐實了市場關于公司大幅裁員的市場傳聞。

今年4月與7月,市場相繼傳出寒武紀關停汽車業務、裁員的消息。行歌科技是寒武紀于2021年成立的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駕駛芯片的研發。彼時創始人對行歌科技充滿了“雄心壯志”,然而現實卻是行歌科技一直未有收入,兩年來凈虧損達2.78億元。

在裁員傳聞出現后,瘦身效果顯現,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總額4.8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7億元,同比減少23.32%。與此同時,2022年底時,寒武紀-U研發人員1205人,占公司總人數79.49%,研發人員平均薪酬72.38萬元。而到了2023年6月底,公司研發人員減少至980人,半年減少225人,研發人員平均薪酬32.17萬元。

在今年8月的業績會上,寒武紀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公開表示,基于歷史及預估的投入產出數據對各個業務線進行了調整,目前研發隊伍結構合理、技能全面,能夠有力支撐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面對公司連年的虧損、股東的大規模減持以及股價大幅回調,昔日“AI芯片第一股”的光環已褪去,曾經靠研發走天下的寒武紀也不得不縮減投入。

干燒外部“輸血”

既沒有盈利,又需要大量研發投入,極度“燒錢”的寒武紀只能將目光投向了“外部輸血”。

2020年上市后,寒武紀首發募集資金約25.82億元;2022年,公司又定向發行1380.6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6.72億元。不難發現,上市以來,寒武紀已經從公開市場募資42.52億元。

除此之外,政府補助也為寒武紀“輸血”不少。2019-2022年,寒武紀獲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386.41萬元、1.15億元、2.18億元和2.69億元,算上2023年上半年的7314.16萬元,四年半來寒武紀共計獲得7.08億元。

說起來,多年以前陳天石也曾為寒武紀設計好了未來,其表示寒武紀要做最正統的芯片設計公司。只不過在經過了主營業務無法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公司只能依靠外部資金“續命”后,寒武紀也在半年報中坦言與英偉達等全球算力龍頭企業相比還差距甚遠。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