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A股全面注冊制終于來了。證監會宣布,從2月1日起,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規則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很多人認為,全面注冊制改革與當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一樣,勢必會在A股市場掀起波瀾。但是,這個波瀾未必是全面上漲,與股改不一樣,股改是對二級市場股票幾乎全部送股含權的利好,而注冊制改革是以增加股票供給為基礎的改革,所以以后A股市場能否爆發牛市行情以及具體風格演進還需要觀察。
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注冊制改革試點,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股票交易制度的改革,漲跌幅放寬到20%。這個交易制度的改革雖然對上市公司基本面來說沒有實質性影響,但是對于二級市場交易的資金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它能增強市場的活躍性,吸引新增資金的進入。此次全面注冊制改革主板依舊維持10%漲跌幅,因此主板大量的低價股可能會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那就是缺乏資金的關照,逐步進入優勝劣汰的程序。當然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注冊制改革在增加籌碼供給的同時,也會加大退市的力度,而主板很多老的上市公司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業績越來越差,今后會逐步邊緣化。
因此,我們談全面注冊制改革面臨的市場機會,首先是要“避坑”。目前主板主營業務增長不明、業績持續虧損的大盤低價股尤其要回避,下一步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退市,這是全面注冊制改革不可回避的一項重要使命;其次是券商板塊,其實注冊制改革對券商的要求也會更高,雖然其業務量可能會有增長,但是IPO不成功以后的風險也會更大,連帶責任也會相應增多,因此注冊制改革對券商來說是把雙刃劍,并非單純的利好;第三是主板目前已經上市的大盤藍籌股,大家不要認為注冊制改革會對這些藍籌白馬有多大利好,因為這些藍籌股目前的估值定位和機構持倉情況已基本穩定,很難還有大的起色,全面注冊制實施后,新上市的新業態新藍籌有可能被市場追捧,比如像阿里、騰訊、京東這些新業態海歸股。
那么全面注冊制改革以后,對目前A股哪些板塊構成利好?首先是創投和類創投板塊,其次是創業板中的低價小盤股。
全面注冊制改革以后,將會有大量的新業態前沿新銳企業進入A股市場,對于創投產業以及目前A股的創投板塊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利好。注冊制改革讓創投企業投資的公司成功上市,資金有了增值并退出的渠道,那么也可以反過來促使更多創投企業投資更多的優質公司,形成資本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其實這也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初衷。所以,A股的創投板塊以及擁有大量優質前沿科技子公司,投資了大量優質前沿科技企業甚至是“獨角獸”股權的科技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分拆上市或者投資股權變現實現效益最大化。
那么為什么說創業板也會在全面注冊制改革以后受益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主板只有10%的漲跌幅,對于活躍資金來說20%的漲跌幅吸引力更大。目前北交所是30%漲跌幅,科創板和創業板是20%的漲跌幅,但北交所和科創板由于高門檻的原因,缺少中小投資者參與,沒有多少對手盤,因此創業板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下一步創業板中業績不虧損,沒有退市之憂的中低價小盤股有可能成為活躍資金關注的目標,特別是科技屬性還不錯,題材概念比較前沿的中低價小盤創業板股票,很可能成為中短線爆發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