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最大的風險在于易導致栓塞事件,如急性腦梗死。房顫高危栓塞患者需積極抗凝治療,而藥物抗凝治療有導致包括腦出血在內的出血風險,左心耳封堵術通過介入手術的方式堵塞左心耳,預防房顫時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可達到藥物抗凝的治療效果,降低房顫患者因血栓栓塞引發長期殘疾或死亡的風險,而出血風險大大降低。
近日,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亞專科成功為一名持續性房顫患者實施左心耳封堵術,從根源上防止因血栓所致腦卒中的發生,免去了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帶來的出血風險。
來自鄄城縣的患者孟某今年46歲,已經受房顫困擾數年,嚴重影響健康和正常生活,多方求診無果之后,近期到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亞??凭驮\。在詳細了解了孟某的情況后,心內科二區主任程大偉立即組織了多學科會診,經對患者病情詳細評估后,決定聯系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專家為孟某進行左心耳封堵術。
【資料圖】
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二區主任程大偉
房顫的并發癥有栓塞和心衰,他已經得過腦栓塞了,去年得的,而且還有肢體活動障礙和言語障礙,如果去做射頻消融,成功率非常低,也只有不到70%,復發率非常高,可能撐一兩年就又復發了,我們下一步主要就是來預防這個房顫的并發癥,那我們怎么來預防腦栓塞?我們把這個心房里面有一個最容易形成血栓的地方給他堵住。最容易形成血栓的地方來自于左心房一個叫左心耳的地方,它就像一個漩渦一樣,血液容易在那個漩渦里面滯留,形成血栓,一旦脫落,栓到腦子,那就是腦栓塞,(會)偏癱、失語。我們只要把那個地方堵住,可以說99%的栓塞風險就降低了。
據了解,左心耳封堵術就是用一個傘狀的裝置堵塞左心耳,這樣左心耳不再形成血栓,并且已經形成的血栓也就凝固了,不會脫落導致腦或者下肢動脈栓塞,而且術后不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物,不需要監測凝血功能,可以稱得上是“一勞永逸”。
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二區主任程大偉
把它堵上,以后就不用長期吃抗凝的藥物了。要是長期吃,他才40多歲,得吃一輩子抗凝藥。
術中,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專家與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二區主任程大偉通力配合下,在介入導管室的協作下,僅用時50分鐘,便成功植入封堵器堵住了左心耳的開口,經造影證實,封堵器位置良好,封堵完全。術后患者病情穩定,恢復良好,未出現不良并發癥。
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二區主任程大偉
這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先是穿刺股靜脈,股靜脈穿刺以后。通過鞘管進到心房,通過房間隔穿刺進到左心房。然后把這個傘叫左心耳封堵傘,通過輸送系統,也叫導送系統,把它導送到左心耳那個地方。精準定位之后進行釋放,然后再次造影,看看堵得是否嚴實。
左心耳封堵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無痛苦,患者在封堵器完成內皮化后,即可停用抗凝藥,免去了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帶來的出血風險,也避免了抗凝藥物需要經常性監測的麻煩。此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地區技術空白,標志著成武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微創介入技術又上新臺階,后續心內科將繼續加強學科建設,不斷鉆研新業務、學習新技術,發揮??铺厣瑸槲铱h及周邊地區患者提供更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這個新技術在菏澤市公立醫院是首次開展,對醫院心臟中心的建設是添磚加瓦。
患者 孟先生
來到這里,省里的專家做的,手術非常成功。昨天做的,今天就恢復的很好,做了以后就不用吃藥了,回家養一段時間,什么都能干了。
責任編輯:瀚海